在準備雅思考試的過程中,很多考生都傾向于從聽力和閱讀入手,且把主要精力和時間放在這兩個單項上,而只在考前兩三周,才開始備考寫作和口語。因為很多機構的雅思老師通常會告訴學員L和R是客觀題好得分,口語和寫作在最后沖刺的時候靠模板即可。非也,我見過很多學員,考前看了機經,背了N多模板,但從未正經寫過一個字,沒跟人對練過一句英文,考場上的即興發揮成了處女作!如果是這樣,要么你太有才,英語底子好,隨便一學就考個6分或者6.5分;要么你太有財,有錢任性么,去考場玩玩。
如果都不是,那么就請一定要盡早抓起寫作和口語,做到四條腿走路,兩條腿都用力。可能有人會說,這樣會不會太多,太雜?不然,語言的聽說讀寫其實就像人的五臟六腑,各部分陰陽協調,我們才會更健康。中國大部分學生英語學習的弊病就在于四項能力不協調,考試的目的讓我們自然而然的忽略了寫和說,所以參加雅思或者托福這類語言考試時,這兩個單項就成了很多學生難以逾越的鴻溝。
當然以上內容都是老生常談,在這就不過多贅述。剛說的四項協調問題上來。我們都習慣練完聽力,練閱讀,練完閱讀,練聽力,但是筆者覺得可以適時轉換一下方法,練完聽力,練口語;練完閱讀,練寫作。原因很簡單,有個詞叫鸚鵡學舌,鸚鵡說的話正是它反復聽到的東西,還說的惟妙惟肖。同樣的道理。
在做完一些聽力練習之后,我們可以模仿聽到的語音,語調,用詞等等結合口語話題做些相應的練習。有些學生,某些單個單詞發音或者單詞間連讀,吞音等有問題,通過聽力的模仿練習,可以有效的改善。語調方面也是一樣,聽的過程中,注意發言人的輕重緩急,抑揚頓挫,并在口語練習的時候,用這些小技巧來傳達自己的觀點,久而久之,就會有我們想要的“地道”的感覺。至于用詞方面,都知道雅思聽力的用詞不管是對話還是獨白,不管是生活化場景還是學術化場景,90%是屬于基礎詞匯,都是口語化的表達,那通過學用這些用詞及句子,熟練使用定會使自己的口語更原汁原味。
閱讀的文章對于我們寫作所能帶來的提高也是一樣。單從詞匯這點來說,雅思的文章詞匯肯定是更為高級正式的。做完一篇精讀練習之后,尤其可以關注總結一下能替代自己寫作中平時用的簡單又低級的單詞和短語。筆者經常用劍8Test4的第一篇文章舉例,有興趣的可以去再讀一讀。比如這句“the emphasis is on hard work coupled with a focus on accuracy”,我們是不是就只會說“we should work hard and pay attention the accuracy”呢?這種模仿學習遠不限于單詞,句型句式同樣可以在閱讀的文章中深入學習。這種方式完全適合那些寫作有話說,可就是寫不好的學生。
想想我們在閱讀和聽力上方面花了這么多年的時間,也就考到7分或者8分,怎好指望只用兩三周的準備時間,在寫作或者口語上拿到高分?相反,這兩項我們其實應該投入更多。要記住,這四項能力一定是相輔相成的。
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處理
更多資訊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IELTSIM。
[AD] 點擊此處了解【雅思合集】【學習計劃定制】【終生VIP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