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最近參加IELTS考試的,成績還算過得去:G類,總分7分(其中Listening6.5分,
Reading8分,Writing7分,Speaking6分)。前前后后折騰了近三個月,心情峰迥路轉,從
信心百倍,到垂頭喪氣,再到欣喜若狂,個中滋味,難以言傳。近日平靜下來,細細反思此
次IELTS大考經歷,頗有感想,執筆成文,借以向前人致敬,也向有志于趕考的后來者提供一
點點參考。
一、我的英語基礎
本人三十好幾,盡管是MBA學歷,但英語不算好。自幾年前研究生全國聯考后,基本上沒
有系統看過英語,因此,英語語法早已忘得七七八八了;而且,八十年代的英語教育無論是
在全面性和系統性方面,都很難與九十年代后的教育水平相比。平常沒有機會應用英語,只
是比較喜歡看英語原版電影。一句話,當我報考IELTS時,我的真實情形是底子薄、水平低、
任務重。
因此,作為一種可行性比較,如果您是大學畢業,參加過四、六級或托福考試,我相信
您的英語起始基礎絕對只有比我好,而不會比我差;再者,如果您不吸煙、已戒煙或能夠戒
煙(我是老煙民,由于IELTS考試Listening、Reading連考的緣故,在考完成Listening以
后,尼古丁缺乏癥對我的影響極大),又是風華正茂的十幾、二十歲,您就應該有理由樹立信
心:您可以比我考得更好。
事實上,在我參加環球IELTS考前培訓班時,我就發現周圍那些小同學(剛大學畢業或畢
業沒幾年的),英語好得讓我羨慕不已,特別是Listening和Speaking。
二、我的備考歷程
從報考到應考,我花了三個月的時間,但嚴格而言,我的IELTS備考過程長達半年(可能
是命好,報考之前的三個月,我太太不知道去買什么,別人贈閱1年的GUONGZHOU MORNING
POST。她自己不看,卻逼著我看。因此,在報考之前,無意中我已積累了三個月的大量英語
Reading。回想起來,這三個月的大量Reading對培養自己的英語語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
用)。
報考以后,我花了約一個月的時間,專心背了約4,000個IELTS單詞和把考研英語語法看
了一遍;之后,花了一個月的時間參加了廣州環球IELTS考前培訓班;接著,花了約一個月的
時間進行自我強化準備。
以前上網站瀏覽,很多人都說備考時間不宜太長。現在回想起來,我覺得自已可能是資
質不佳,三個月的備考時間太短,而六個月的備考時間,對于我這次考試成績超過自已預期
水平,十分有幫助。因此,特意提供給有意者參考。至于備考過程中每一個環節的意義和具
體方法,我將在下文詳細解釋。
三、我的IELTS感受及經驗
1、關于IELTS考試的總體感覺
我覺得IELTS考試絕對是一個安排得極為科學的能力測試。在開始接觸IELTS材料的時
候,我就十分佩服IELTS考試安排的科學性和嚴謹性。而這種科學性和嚴謹性,恰恰是我國以
前的(甚至可能是現行的)英語教育制度所不能夠適應的。這可能就是為什么絕大多數長期處
于一種刻板英語教育制度下的中國人感覺到IELTS難考的原因吧。
與我們所熟悉的英語考試相比,IELTS考試更注重于測試考生綜合的英語能力,甚至是測
試考生對英語作為一種語言現象的理解(即所謂的語感)。從這個意義上,我個人認為短期突
擊和所謂的考試技巧,所能達到的效果程度都不會很大。
從考試的結構看,IELTS把聽、說、讀、寫分開來考,并且各單項考試都存在著信息量
大、信息分散、題量大,以及答題時間有限的現象。因此,IELTS考試從一開始就力圖施加給
考生一種緊迫的時間壓力,讓考生無法顧及所謂的"技巧",從而有意識地摧毀考生各種各樣
的"準備",逼迫考生只能憑潛意識去應對各種問題,最終達到考察考生真實英語運用能力的
目的。IELTS的這種考試結構,解釋了為什么絕大多數的考生(包括我自已)在考完以后,都覺
得心中沒底,無法正確評介自已的表現。
而從總分(Overall Band)計算的方式上,4個單項合并計算,讓"跛腳雞"無法得到較高
的分數;而"四舍五入"的計算方式更絕,往往讓0.5分的距離,成了貌似容易,實際上艱難無
比的一道"坎"(特別是對高于6分后的成績提高。因為像IELTS這種考試,成績服從于正態分
布,即大多數人的成績應該在5至7分這個區間,低于5分或高于7分的考生都會越來越少)。
我本人考前為了達到目標分--6.5分,曾經試圖找出一個合理方案,發揮所長,避開弱
點,通過單項側重不同,平衡資源和時間的運用。結果,計算來,計算去,最后得出的結論
是:為了從6分提高到6.5分,哪一個單項都不能放棄!
我們偉大領袖毛主席說過了,"要在戰略上藐視敵人,但要在戰術上重視敵人"。因此,
后來者應該對IELTS考試有一個清醒的認識,特別是那些期望高分的考生,一方面要樹立信
心,另一方面,也要做好適當的時間、方式的安排;特別重要的是,與其去幻想運氣和技
巧,倒不知豎起床板,扎扎實實地讀英語文章、做題、背單詞(不可否認,IELTS考試確實存
在某種"運氣",也有一些必須掌握的"技巧",但從我親身經歷看來,這些"運氣"和"技巧"往
往都是長期和精心準備的結果)。
2、關于IELTS考試的基礎準備
(1)英語語法
很多關于IELTS的書籍都會介紹說"IELTS不考語法"。但是,從我親身經歷來看,IELTS
不僅考語法,而且比傳統考試有過之而無不及。
在傳統考試中,我們從試題問題的本身,往往就可以猜測到試題想考我們什么,只要有
所準備,做對的把握性很大。
隨便舉一個例子:傳統的考題可能是:"I am interested in. "我們一看到介
詞"in",就多少知道這個題可能想考我們動名詞在介詞后的用法。IELTS考試不會這樣考,且
不說在Writing中(假如您想用"be interested in"的話)完全沒有提示,就算在Short
Answer中,您就必須使您答案的形式與問題暗示(是"暗示",根本不會告訴你明確的答案形
式)的相符合。如果問題暗示了需要用動名詞回答,那么如果您用其他形式回答,您的風險就
很大。
因此,可以說,IELTS不僅考語法,是無處不在地考,而且還考得特別細致(可以說,到
了用"陰險"來形容的程度了)!對此,如果您不是對語法現象爛熟于胸,很容易中招,而且往
往是"死了也不知咋死的"。
值得慶幸的是,除非您主動在Writing時用到一些高級的語法知識去爭取高分,一般而
言,IELTS對語法的要求不會太深奧,一般都是一些如"主謂(性、數量)一致"、"固定詞組搭
配"等基本的語法要求,很少會用諸如"虛擬語氣"、"倒裝句"之類的來考您。還有一點是,雅
思的評分標準比較有彈性,除非試題的考點就是語法,否則,在一些不重要地方的語法錯誤
往往不影響總的評分(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IELTS考試的科學性:不咬文嚼字。畢竟,就算
在使用母語時,一個人也往往會犯一些無傷大雅的語法錯誤,不是嗎?)
因此,我的經驗和建議是在考試的準備初期,最好先找一本好的語法書,從頭到尾復習
一遍,不求深奧,但求熟練;并在具體做IELTS題時,有意識地把語法和題型聯系起來,不斷
地鞏固和加強。
(2)關于雅思考試的詞匯量要求
很多資料都說,雅思考試對詞匯量的要求不高,但我的實踐感受卻有所不同。
雅思考試對詞匯量的要求具有三個特點:
第一個特點是詞匯的范圍非常大。這是由雅思考試內容取材范圍決定的。由于雅思考試
內容(特別是閱讀),通常取材于英美的主流報章和雜志,內容涉及人們日常生活、學習、娛
樂的各個方面,因此,人類活動中的所有單詞都有可能涉及!這就是為什么有人說雅思單詞
不可能復習的原因。
第二個特點是,還是有些詞匯出現的頻率相當大。這也是雅思考試內容(特別是聽力和口
語)來決定的。在聽力和口語考試中,從目前的情況看,考試內容的主題還是有一定的范圍
的。例如,口語考試,目前市面上的口語備考材料基本上都覆蓋了考試的主題,因此,與主
題有關的詞匯出現的頻率就很大。又例如,聽力考試,很多時候都會考學生校園的學習、生
活情況,因此如accommodation、library、lecturer等就是必須掌握的詞匯。從這個意義
上,有的網上或書籍所列出的口語詞匯和聽力詞匯,確實有助于我們的備考。
第三個特點是從以上兩個特點衍生出來的,就是詞匯的層次性非常明顯。基本上,雅思
考試涉及的詞匯可以分為三個層次。一是初級詞匯,這主要是一些所謂的低級詞匯,即如
reach、hardly、book之類的描述生活、學習內容的基本詞匯。這類詞匯往往構成了聽力的
主要詞匯,因此,熟練掌握這類詞匯對聽力的提高非常重要;而且,這類詞匯也構成了我們
寫作的主要用詞。我個人的經驗是對這類詞匯盡量熟練掌握,主要是找一本大學四級詞匯集
(甚至高中詞匯集也可以),詳細掌握這類詞匯的讀音、多種意義、用法、名詞/動詞的常用搭
配等。我認為:如果真正熟練掌握了這2000來個基本詞匯,應該可以應付聽力和寫作的考試
要求。二是中級詞匯,這主要是一引起出現在大學課本中的單詞,如beautiful的高級同義詞
pretty等。三是高級詞匯,這主要是一些常見的專業詞匯、以及一些我們不常見、但英美報
章雜志用得很多的詞匯,如photocopy, evacuate, carbon dioxide等。這些中級和高級詞
匯主要是出現在閱讀和聽力的后半部份。我估計這兩類詞匯是用來拉開考生成績差距的,因
此,如果您期待高分,這類詞匯(至少是中級詞匯)就是您必須了解的(不需要熟練掌握,了解
基本意思,用法就行了。當然,如果您想在寫作中用到就另當別論)。
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處理
更多資訊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IELTSIM。
[AD] 點擊此處了解【雅思合集】【學習計劃定制】【終生VIP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