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最艱辛的路。
屈指數(shù)來,從1993年9月3日翻開新感念英語第一冊第一頁,到如今也有十三年了。十三年里,有曾經(jīng)專注地學習英語的二三年,更有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將書置于一邊的許多年。但是,當今的中國,生活中工作中英語無處不在,容不得你視而不見。況且自己心中時有不甘,總希望人生的高度能在高一些。然而自己的英語水平卻與所受的教育程度不相稱,特別是在出國培訓(xùn)時,如果不看專業(yè)資料,幾乎聽不懂廠方專家的授課。那種感覺!難受極了!
一次工作午休,從新世界辦公樓信步來到花市新華書店,瀏覽書目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了“說文解字背單詞”。英語怎樣說文解字呢?一種好奇心,讓我選擇了這本書,也讓我選擇了雅思中國網(wǎng)。買來了胡敏雅思教材第四代一整套,自學了三個月,接著八月份報名參加了培訓(xùn),課后回家整整哭了二個小時。
原因有二:第一,impenetrable jungle 的感覺。
其實自學期間就發(fā)現(xiàn)有個問題——聽力水平特別難提高。于是自己又拿出肯下苦功夫的看家本事——背課文。一篇一篇又一篇,無效。因為,沒背下來的,發(fā)現(xiàn)還是聽不懂;背下來的,發(fā)現(xiàn)根本不是聽懂的,而是自己記住的。自學期間就為聽力問題哭過幾回了,也向許多人請教過。有的說,你就堅持聽吧,聽著聽著突然有一天就聽懂了,而那一天離我似乎很遙遠;也有的說,就向?qū)W習語文一樣,先看原文,把生詞揀出來,朗讀原文,然后再聽。但是其效果與我背誦課文一樣,無效。當然有一個朋友告訴我,要聽寫,一句一句地寫。我試了二天,太慢了,慢得讓人心焦。一遍一遍地倒帶,一遍一遍地聽同一句話,還聽不懂!于是,一種挫敗感就一遍一遍向自己襲來。看著日歷一天天數(shù)過,我感覺這么做,就象一只爬行的蝸牛,于是停了下來。
在上培訓(xùn)課時,張皓老師也說,如果想真正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切記要精聽,要聽寫,要全神貫注地聽。張皓老師是一位既幽默(那是一種智慧),又非常有責任感(那是一種品德)的老師。他在課堂上非常誠摯地告訴學生們這么做得必要性。況且我也曾經(jīng)試過許多自以為巧的方法,都無效。無奈,既然自己是一只蝸牛,就爬出生命的印記吧。于是,從9月1日開始,我堅持每天三個小時的精聽,一篇篇聽力日記除了技術(shù)性的歸納總結(jié),就是痛苦的抱怨。聽不懂啊!太慢了。挫敗感又一次次向我襲來。在自己的專業(yè)學習上,從來沒有過這樣的挫敗感。我感覺自己仿佛在進行一場叢林穿越。誰說困難可以克服,可以跨越?其實,我必須從它中間穿過,還可能被劃得遍體鱗傷,或者說是在進行一次攀巖,每一步都要做出努力,不是蕩秋千的飄搖。
除了集中精力地哭過兩個小時,之后我又零零星星地哭過很過次。于是不停地鼓勵自己:我沒有理由辜負自己曾經(jīng)的付出,在人生前行的顛簸中,要做一只大土豆。但是好心情不是僅僅靠內(nèi)心的自我調(diào)整就可以得到的,有一種曙光似的東西讓我看到了希望——那就是,盡管慢,但是聽不懂的越來越少,聽懂得越來越多。高興!聽力日記中痛苦的抱怨也少了。
我還發(fā)現(xiàn):雖然自己是自學英語,但是所遵循的規(guī)則也是中國傳統(tǒng)英語教學方法,那就是,似乎把英語當成數(shù)學和邏輯來研究了,總是糾纏在詞與詞之間的關(guān)系和結(jié)構(gòu)上。相對于語法和閱讀,我們很少進行聲音的傳入和傳出,這樣怎樣可以學得使用呢?在國外開會時,就發(fā)現(xiàn),同一級別的職員東南亞一帶的非英語國家的員工,平均來講,英語表達水平都比中國員工好。其原因就是中國學生研究了十幾年的語法。在中國沒有改革開放的時候,英語的教學也只能把重點放在語法上,一年,甚至幾年也見不到一個外國人,跟誰說英語啊?而東南亞一帶的國家,不是殖民地,就是旅游開放國,有很多外國人出入,他們的英語教學會講求一種實用性。中國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沒有遵循語言的規(guī)律。而現(xiàn)在的情況就得到了轉(zhuǎn)變。自己當然得跟著變,啞巴英語是越來越?jīng)]用了。
據(jù)說,一個習慣的養(yǎng)成,至少要堅持21天。我堅持記了21天的聽力日記。在考試結(jié)束的第二天,雖然要休息放松,但是,我還是放開錄音做了一段精聽。漸漸地,這成了我的一種習慣。很好!
每個人都想到達山頂,因為曾經(jīng)到達過山頂?shù)娜苏f“無限風光在險峰”。于是人人想盡快攀上頂峰,通往上頂?shù)穆酚性S多條,但是最舒緩的那條山間小路有可能將我們帶得離山頂很遠,甚至可以誘惑我們流連于半山坡的風景。其實,到達山頂真正最短的距離,必然是最tough的路。做過戶外運動的人都知道,攀巖的路是到達山頂最段的距離,但它決不是輕松的路。
第二,惹得我哭泣的第二個原因,可以給如我一般經(jīng)歷的人一些參考。我不了解參加雅思考試人員的平均年齡,我總覺得自己還年輕。可是在培訓(xùn)班中,我發(fā)現(xiàn)自己的年齡是屬于骨灰級的,無論是臺下的學生還是臺上的老師都比自己年輕。那種感覺!挫敗!一種已越而立之年的挫敗!十幾年來,自己一直活得很積極,很努力,但是總拿不出人生成功的證據(jù)。想想自己跟十幾歲的孩子們一起備考,看看講臺上二十多歲的老師意氣風發(fā),自己除了挫敗,還能有什么感覺?回到家只有痛哭的份兒了。忽然,我對張愛玲那句“成名要趁早”有了新的理解。真的,一個人的夢,在20歲時是理想,30歲時是幻想,40歲時是妄想,50歲時是隨便瞎想,60歲時,恐怕只省下生理層面的含義了。
臨考前一周,心中多有煩憂,夜半,反側(cè)難眠,諸多感嘆在心,遂填詞一闕,又借化婁山關(guān)半闕。
子夜歌—三十余,自策
原上草,流光拋卻渾不覺。渾不覺,千里志在,伏櫪安何?
嘶鳴也!莫道雄關(guān)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從下定決心考雅思,到切實準備,再到實戰(zhàn)參加考試,這個過程讓我感受了很多。其實,它是一個應(yīng)該enjoy的過程,更是一個值得value的過程。人生的每一次痛苦經(jīng)歷,無論是來自內(nèi)外,都是羽化前的一次次蛻變,告訴自己有一個可以期待的美麗在不遠的前方。
2006-9-25于北京閑云齋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luò),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處理
更多資訊可以關(guān)注微信公眾號:IELTSIM。
[AD] 點擊此處了解【雅思合集】【學習計劃定制】【終生VIP服務(w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