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從雅思IELTS考試主辦方英國總領事館文化教育處得知,為了滿足考生需要,雅思考試將加考兩場,時間分別是6月28日深圳考點(學術類)以及7月26日廣州考點(學術類),使得六、七兩月的廣東地區考試場數達到8場次。對于持續升溫的國際頭號語言測試,多路考生積極備考,而在校大學生由于自身優勢似乎最得天時地利,高分報道不絕于耳。相對他們而言,高中段考生與移民類成年人士的備考路程似乎稍微曲折。
18~22歲學術類考生
學術類低齡考生人數激增
●現狀:目前,學術類低齡考生人數大增。記者從雅思主辦方了解到,2006年到2007年,參加學術類考試的低齡考生增長迅速——低于18周歲的考生增長了將近一倍,而19~22周歲的增幅也達到了99%,其余各個年齡段的考生人數都有明顯的增幅,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華南地區的考生已更早地為出國留學做語言方面的準備。
●案例:小潘,江門一中高三學生,高考英語643分,2006年7月開始準備赴澳攻讀本科,雅思目標6.0分;8月開始,針對其寫作思路狹窄和思維條理性不強的特點,進行加強練習,10月份通過了雅思考試取得6.5分,2007年2月份成功入讀悉尼大學。
●特點:18歲以下的考生主體是中學生,19~22周歲的考生主體是在校大學生,這2個身在國內傳統教育的考生群體在準備雅思考試的時候,不可避免地受到國內主要英語考試——如高考、四六級考試的影響。從英國領事館文化教育處的數據可以看到,這兩組考生的寫作平均分(分別為5.03分及5.01分)是四科之中最低的。
與此同時,記者了解到這兩個年齡段的考生平均成績分別為5.36分和5.29分,與其他年齡段考生的平均成績:23~25歲的5.53分;26~30歲的5.63分;31~35歲的5.80分以及35歲以上的5.75分還有相當的距離。
明確考查重點是關鍵
●專家分析:1、寫作分數不理想是其群體的考試特點。年齡段比較小的考生比較偏重于對語法和詞匯的依賴,但缺乏寫作的觀點論據,不懂得怎樣就一個話題展開論證,整篇文章顯得非常空洞。
2、此類考生應克服“題海戰術”后遺癥。在校考生多受國內英語考試的形式影響,他們在準備雅思時也會受到傳統的“填鴨式教學”和“題海戰術”等方法影響,誤認為單純通過完成三五套模擬題就能夠理解雅思考試。孰不知這種不加分析,盲目做題的方法恰好是西方教育的大忌。
●專家建議: 其實雅思考試不是復雜語法和高級詞匯的單純重復演練,而是考驗在真實的語言環境下考生的語言運用能力與交際應變能力,故能否明確雅思考試的出發點成了能否順利備考的關鍵所在。考生應盡快在專業培訓的指導下了解考題種類,盡可能多的掌握學習英語表達的方法和回答問題的竅門,才能輕松征戰雅思考場。
專攻雅思聽力多年的林曉東老師還舉例說,做聽力的地圖題,單純靠多聽是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應注意歸納英語詞匯里面表達方向和方位的詞匯(像left, the rear entrance, the opposite of, at the end of, on the other side等等),才能聽題時得心應手,“一理通百理明”。
35歲以上移民類考生
語法詞匯方面頗占優勢
●現狀:根據官方統計數字,35歲以上的移民類考生閱讀和寫作的平均分數(分別為5.36分和5.27分)是明顯高于聽力(5.17分)和口語(5.26分)的。據林曉東老師分析,對于年齡稍長的雅思考生,英語的語法和詞匯是他們的優勢項目。在雅思教學過程中所接觸眾多的移民類考生中,林老師發現他們在單詞的認知和句子結構的劃分等語法方面的能力要明顯優于同班的其他學員,這其實是移民類學員的自身優勢,應在備考雅思時好好利用。
●案例:方女士,36歲,私營企業主,2006年開始辦理申請移民手續,10月份第一次雅思由于聽力和口語拉后腿,總分只有4分;11月份開始進入雅思專門培訓,聽力和口語能力穩步上升,2007年3月再次考雅,取得5.5分好成績。
●特點:很多移民類考生的通病是,長時間沒用英語,缺乏一定的語言基本功,往往是滿肚子的餃子倒不出來,導致寫出來的語句錯漏百出,影響寫作得分。此外,詞匯是有了,但只會看不會聽。
取長補短從優勢科目突破
●專家分析:究其原因,是多年前讀書時期“啞巴英語”惹的禍——光看光寫不開口,忽略了培養口頭語感的重要性,而雅思的聽力和口語考試部分又是占一半的分數比重,使得G類考生在這兩科上屢受挫折。
●專家建議:在課堂上應鼓勵齡稍大的學員一定要找對切入點,多朗讀多模仿,跟讀文章,改寫美文,從關鍵的技術動作得分,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建議考生針對自身實際,從已有的能力出發,做相應的準備考好雅思考試。
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處理
更多資訊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IELTSIM。
[AD] 點擊此處了解【雅思合集】【學習計劃定制】【終生VIP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