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來自南充儀隴山區,年紀輕輕就成為澳洲大學第一位華人校董,元月1日,這名剛剛22歲的川籍學子走馬上任,一邊讀書,一邊參與維多利亞大學學校管理。他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人,他是怎樣取得這些成果的,又有什么打算?1月2日,《華西都市報》記者越洋采訪,獨家了解到這名青春年少的學子是怎樣揚名海外名校的。
積極競爭 當選第一位華人校董
上午10時,如約和袁方“見面”。視頻上是一個青春激揚的青年,他正在澳大利亞維多利亞校園宿舍里,為客戶做策劃方案,“能夠當選維多利亞大學校董,是一種莫大的榮譽,是學校建校88年中國留學生史上的一個突破。”袁方說,依據維多利亞大學章程規定,董事會是學校的最高權力機構,學校的重大事項由校董們討論決定,日常運營則由董事會委托給校長。維多利亞大學董事會只有一個學生席位,每位任期一年,任期交迭。因此每年會由全校學生投票選舉一名新校董接替離任的學生校董。袁方目前還是維多利亞大學事件管理專業的本科生,他告訴記者,他這個校董每月有6000多元人民幣的薪水,而其他22位校董多是政府和商界名流,只有他一人還是學生。
2007年2月,袁方通過四川大學中澳項目,來到維多利亞大學學習事件管理專業。當年他就報名角逐校董職務,“可能是我準備不夠,最后落選”。今年10月,袁方再次報名角逐校董職務。他利用機會在校園里“拉票”,與那些有投票權的學生一一見面,“學校里有3500名國際學生,他們對我很支持”。2008年11月27日,競選揭曉,袁方成為該校第一位華人校董。
育子秘訣 讓他快樂自由地成長
5月21日,當夜幕降臨時,僑居墨爾本的華僑華人,包括留學生,從四面八方涌向維多利亞大學,參加“墨爾本華人燭光追思晚會”。蠟燭燭光拼出“四川5·12加油”的字樣,許多華僑淚流滿面,紛紛為四川災區捐款。活動非常成功,袁方是策劃人之一,不過他當時的身份不僅是維多利亞大學活躍分子,又是澳洲夢俱樂部的會長,“地震后,我就一直想要為祖國、為家鄉做點什么。”
“那個‘校董’是個啥,我也不清楚,可能像我們縣委常委吧!反正是一個官兒!”1月2日上午,記者找到袁方的母親王秀珍,說起兒子袁方,王秀珍非常自豪。王秀珍夫婦倆都在青海發展自己的事業,袁方7歲時就跟著奶奶一起生活,“我們長年在外奔波,孩子也沒在我們身邊,但他很自覺,自理能力很強”,王秀珍說她的育子秘訣就是,讓孩子快樂自由地成長,成績沒考好,她總是在電話里幫孩子分析原因,從不責備。(唐海龍 蘇定偉)
新聞背景
維多利亞大學是澳大利亞規模最大、學科齊全的綜合性公立大學之一。維大創建于1916年,總校區位于維多利亞墨爾本,現有在校學生逾54000人,國際學生3000多人,上百個博士專業,68個碩士專業,共有6所現代化的校園,是澳洲著名學府。
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處理
更多資訊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IELTSIM。
[AD] 點擊此處了解【雅思合集】【學習計劃定制】【終生VIP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