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校4天就給校長寫建議信 游歷4國旅費全是自己掏
南京兩個小留學生 真牛
到學校僅4天,就給校長吳曉茅寫了封建議信:怎樣教外國學生學習漢語;發燒了,自己找藥吃;游歷4國,旅費全是自己掏……在一中進行短期漢語學習的伊娃、趙士明天就要離開南京了,和他們朝夕相處了一段時間后,一中老師感嘆:“他們真是很有主見很獨立!”
說法 “中國家長對學習看得太重”
“中國的學生太苦了!”來中國時間不長,兩位來自澳洲的留學生已有如此感受。
趙士說,在澳洲,雖然每天課后作業也要做兩三個小時,但是下午3點就放學了,他們有足夠時間打工或做運動,中國孩子放學時天都黑了。他覺得中國家長對學習看得太重了,他的父母對他就一個態度:高興就好。
伊娃說,父親經常教育她,學習固然重要,與人交往的能力更加重要。到南京來,自己最開心的事莫過于課余一個人跑出去逛逛,“去了三趟夫子廟,你看,我頭上的假發就是在那兒買的,還了價,很便宜的!”
一中老師黃侃介紹,兩位留學生具有極強的人際交往能力,伊娃才來幾天,就與東南亞的留學生打成一片。在生活方面也很獨立,有次發燒,伊娃自己找藥吃,還用被子把自己裹得嚴嚴實實,說發了汗就好了,沒找任何人幫忙。
做法 自己掙錢周游列國
兩位小留學生年齡不大,卻都去過不少國家。
伊娃12歲時就一個人去了新加坡,這些年到過馬來西亞、印度、美國、加拿大、英國等8個國家。“我爸媽覺得多出去了解各國的風土人情,比什么都重要。一般他們掏一半錢,我自己出一半。”伊娃說,從小她在家做家務就是有報酬的,喂雞喂狗、擦桌做飯等,父母會把相應報酬打到她的銀行卡上。此外,她還做一些兼職,比如給人帶小孩,四五個小時就能賺50澳元。
趙士更牛。他游歷4國,旅費全是自己掏的。“這次來中國,來回機票就要1萬元人民幣,全是我在肯德基打工賺的錢。現在錢花完了,口袋又空了,回去再打工。”
和留學生吃住在一起的黃侃老師說,小留學生如此獨立、自主、有參與意識,和他們從小的生活環境、教育環境有關。中國這么大的孩子很多還被家長捧在手里,值得反思。
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處理
更多資訊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IELTSIM。
[AD] 點擊此處了解【雅思合集】【學習計劃定制】【終生VIP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