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大學畢業,每個人學英語的經歷就不下十年。但在工作中想用英語解決一些問題的時候,估計不少人都會有種“哽咽在喉”的苦楚。說不會吧,十年的學習不可能一點不會;說會吧,但是又很難說出幾句通順成型的話……這樣的困惑,對于中國超過2.5億的英語學習者而言非常普遍。
是當時學習的不用心嗎?應該不是,在學習中面臨一道道的考試之檻,估計只要對學業前途充滿理想的人都會用心的學。是詞匯量不夠嗎?應該也不是,姑且不說通過四、六級,只要是初中畢業掌握的單詞量也有1000多。
單詞、語法、句型沒少背,英語培訓班、俱樂部不少參加,不少書籍、復讀機、英語學習機不少買,那么為什么花費這么多的時間、金錢來學習英語,英語水平卻遲遲提不上去呢想開口說話,尚且困難,想用于工作,那更是天方夜譚。
有意思的是,很多美國農民掌握詞匯量只有800左右,還不及中國的初中生,但卻能夠用英語做任何事情,包括工作溝通、做匯報、甚至是做演講都能應對自如。
對此,全國政協委員謝克昌曾公開置疑中國現行英語教育體系:“長期以來,中國傳統英語教育體系占用了巨大的物力和財力資源,但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其教育效果與其投入是不相稱的!”
問題出在哪?
那么問題到底出在哪?教育專家給出了答案。首先是起步較晚,現在參加工作的基本在80年代前出生的,當時接受英語教育的年齡基本在13歲以后,經歷前期中文學習思維后,面對新的語言思維很難調整。迫于升學壓力,很多人強化背誦單詞,做題目。豈料一旦開口說英語卻“金口玉言”。因此,學習英語一定要在少兒時期就開始。研究表明,0-12歲,特別是4-8歲是學習英語的最佳年齡,在這一年齡段孩子對語言非常敏感,語言接受能力最強。從心理角度看,這一時期的孩子有天生的很強的好奇心,對新鮮事物很感興趣,會主動去學習探索,并通過反復學習掌握它。從生理角度看,這一時期是孩子口腔肌肉發育時期,對訓練英語口腔非常有利,并且記憶高潮也出現在這一時期。
另外,現在大多學校在教學上不進行創新,基本沿襲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法,過度的注重了單詞、語法、句型的翻譯教學,培訓模式比較呆板,猶如機械化模式的教學,缺少靈活性。
另外,加之班上學生人數較多,學習效果更是參差不齊。培訓班雖有一定的改變,實施小班授課,在一定程度上讓學生提升了學習的熱情,但是在教學形式上卻沒有任何改變,讓學生很難徹底消化和靈活運用學習的內容,因此培訓過后便裹足不前,一些微小的進步也最終回歸原點,給很多英語學習者造成對英語學習的陰影。
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處理
更多資訊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IELTSIM。
[AD] 點擊此處了解【雅思合集】【學習計劃定制】【終生VIP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