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服務委員會(Public Service Commission,簡稱PSC)去年11月設立了一項到中國頂尖大學留學的獎學金。當局透露,這項獎學金推出兩個月以來,至今已接獲了30人的申請。PSC秘書處更指出,盡管當前經濟不景氣,政府并不打算對所發出的獎學金數目設限。換句話說,政府鼓勵本地更多優秀生到中國留學,多多益善。
這應該是PSC在1961年開始頒發政府獎學金以來,本地學子對于到中國留學的獎學金反應最為踴躍的一次。這從初步的熱烈反應來看,PSC中國獎學金很可能將會推動一股留學中國的熱潮。
無論怎樣,PSC向來因是“精英”獎學金而大受歡迎。這輪頒發的“精華”獎學金也得到熱烈反應,顯示了世界經濟重心的轉移,政治人文局面的改變等等趨勢。PSC在獎學金申請通告中強調,到中國留學的獎學金得主,日后也有機會到世界任何一所大學進修碩士學位。這是一種前途的保證,告訴申請者,好好把握機會,一定能夠學貫中西。
目前,新中兩國不只商機處處,在資源、環保、工程、管理、教育培訓等方面的關系也密切頻繁。
近年來,教育部對各所學校華文華語的傳習,采取了“松動”的政策。兩年前,初級學院開始推出“中國通識”的新課程,涵蓋政治、經濟、外交、文化各個范疇,讓學生能深入探討現代中國新貌,都是一些新氣象。
顯然,新加坡人到中國留學是否能成為熱潮,同時代背景也很有關系。本報昨天刊登了對兩名曾經領取政府獎學金到北大留學的“過來人”的訪問特寫,其中,目前在新加坡駐中國大使館擔任一等秘書的王宗翰(31歲)認為,把握那樣的時機很重要。因為到中國留學,讓他近距離觀察中國,了解中國,即使畢業離開了也能緊扣中國起伏發展的脈搏。他認為,今天的北京同世界任何一個國際化都市并無兩樣。
此外,他與另一名“北大人”王學慧都異口同聲,指出那些認為留華學生回國后遭受冷遇的說法是“無稽之談”。事實上,新加坡的公務員晉升制度是“能者居之”,一個在新加坡打好基礎的“雙文化人”,到中國留學熟悉當地的人情事態,畢業后到相關的部門供職,那是如魚得水。兩名過來人如今在事業上的一帆風順,的確為PSC的中國獎學金打響了品牌,相信這項獎學金將會越來越受歡迎,并為我國造就越來越多國家所需的“精華”人才。
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處理
更多資訊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IELTSIM。
[AD] 點擊此處了解【雅思合集】【學習計劃定制】【終生VIP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