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新一屆劍橋大學本科入學面試在滬舉行,上海18名學生參加了新一年的劍橋大學面試。隨著國內高校自主招生面試被愈來愈多的學生和家長所熟悉,那么英國名校的面試與國內高校的自主招生面試有何不同呢?
據了解,雖然名為“面試”,但在一天之中,學生仍先要接受一場名為“思維方式評估”的筆試。筆試要求學生在90分鐘內答完50道選擇題和一道論述題。選擇題主要考查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例如,要求學生根據從不同頂點看到的立方體各個面的圖案,判斷哪幾個面不可能同時看到。筆試完成以后,考生則需接受兩場各約半小時的面試(文科學生僅需接受一場面試),面對兩位劍橋教授的單獨發問。
偏題怪題一道都沒
“為何我們不干脆在臉中央長一只耳朵呢? ”“一頭母牛身體里儲存的水占世界水量的多大比例? ”在很多留學網站和論壇上,英國劍橋大學的面試以“怪”出名。但是實際情況是:網上流傳的偏題怪題一道都沒出現,取而代之的是中規中矩的學科類考題。
劉鑫報考的是化學專業,負責“一面”的教授現場給她布置起作業——畫數學函數圖像、根據化學反應式描述能量變化情況。朱力杰報考環境和土木工程系,教授給他的考題中,涉及了函數、微分等學科知識,也有關于直升飛機的氣流問題、某裝置受力分析等應用型題目。朱力杰覺得,這可能是因為他報考的專業,需要學生有較好的力學知識基礎。
劉峻想讀計算機專業,教授給他出的題聽上去挺有意思,例如,“一堆編好號的文件被風吹散,如果通過比較號碼大小,一張張重新排序,需要比較幾次才能完成”,“就像是完成了一次虛擬編程! ”劉峻感嘆。
聊天之中考查思路
報考土木工程系的劉驍夫一進面試考場,就吃到了 “定心丸”——面試官告訴他,“你一面考官是劍橋大學最出色的理科教授之一,在一面中他給你出了很多難題,你都輕松答對,可見你的專業知識很過硬。因此,我決定不再考你專業知識,我們隨便聊聊吧! ”
回想面試過程,劉驍夫覺得,雖然教授聊天式的提問開放且隨性,但仍暗藏玄機,“很多題目其實他并不要求你給出正確答案,而是看你的思路是否清晰”。教授把一個工程建造中的常見問題扔給了他,“假如你要用電鉆鉆墻,但墻壁里有一條電線,怎樣判定電線的具體位置? ”把學過的理論在腦海里迅速過了一遍,劉驍夫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利用電磁場定理,用一個小磁針靠近墻壁,小磁針所指方向就是電線的位置。 “雖然這個方法未必能在現實中做到,但你的想法還是有道理的。 ”聽了他的回答,教授臉上露出了滿意的微笑。
面試關注能力和潛力
英國大學在選拔學生時,考試成績并不是惟一剛性標準。校方會更關注學生的綜合素質。去年被牛津大學錄取的上海學生高齊翔回憶參加牛津大學面試時的情景,他一進面試教室,教授便要求他在半小時內解出7道數學題,他解出其中6道題。隨后教授就每道題的解題思路一道道和他討論。接著,教授即興出了1道數學題,要他當場回答思路。然而他才回答了一半,教授馬上又出了第二道題,要求他回答解題思路……如此一連出了四五道即興題目。
“面試有點難度,注意力不是高度集中的話,根本沒法跟上教授思路。我覺得和國內相比,牛津大學選拔人才的方式是真正能考出學生能力和潛力的。 ”高齊翔說。
向教授提問也是能力
“如果面試中碰見不懂的問題,直接說不知道好了,教授不會為難你,會換一個問題,讓你有話說”,這是男生朱力杰給今后更多面試者的經驗。面試中,他被問及一道有關“直升飛機氣流原理”的問題,覺得自己沒有思路。他猶豫了一會,還是主動問教授,“能否給些啟發? ”沒想到,教授竟然和他一起做受力分析。
劉驍夫則覺得,劍橋面試,不僅僅會答題,教授還特別看中學生的提問能力。面試中,考官滔滔不絕講起了光譜的原理,劉驍夫發問,既然光都是同一物質構成的,為什么有不同的顏色?考官想了一會,笑著說自己也不知道,“呵呵,教授原來也有不知道的東西呀! ”劉驍夫干脆和教授開起玩笑來,教授也不再正襟危坐,轉起了轉椅。
很多學生都聽到了教授們說的同一句話:“別緊張,就把我當老師好了,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些問題”。他們也聽到了教授們的忠告:今后的研究中,不要怕失敗,要多嘗試,多試驗。
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處理
更多資訊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IELTSIM。
[AD] 點擊此處了解【雅思合集】【學習計劃定制】【終生VIP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