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留學兩大注意事項
注意一:學會設計自己的未來
學會設計自己的未來。一般來說,在對留學國家的教育有充分的了解和清醒的認識以后,能規劃出自己出國以后學什么、怎么學的學生,在留學路上遇到的挫折會少得多。因此在出國之前,家長和孩子最好能一起制訂一個切合自身實際的留學目標,當然不僅僅是“學會一門外語,拿到一個外國學位,最好能在國外找到工作”這樣籠統的計劃。如此“中國特色”的留學計劃,極不符合外國教育的現狀,不利于孩子找到合適的學校。同時,這種想法也導致很多申請者概念模糊,盲目追逐所謂的“熱門專業”。
在國外,接受高等教育的出路有兩條:一個是學術上的出路——讀碩士、博士,最后從事科研或教學工作;一個是就業的出路,比如讀計算機和商科專業,畢業后馬上找工作。國外高等教育也有兩種體系與之相對應,即職業培訓系統、學歷教育系統。所以在出國之前一定要確定自己的留學方向,認真“評估”一下自己需要接受哪方面的教育,然后再來選擇合適的國家、學校和專業。
父母希望孩子出國,無非是想為孩子創造更好的成才的條件,使之成為出色的人。然而,一個人的優秀與否,并不是學習成績單方面決定的,對于異國求學的孩子,這點尤為突出。所以,在孩子出國前,父母一定要有意識地練就他們過硬的個人素質,比如有責任心、有自我約束力、開朗樂觀、善于和他人相處溝通、有獨立精神又能顧及群體利益、樂于助人等等。有了這些“基本功”墊底,孩子才能自如地應付國外的學習、生活。
注意二:溝通能力不可少
溝通的能力不可少。一個缺乏與人交往的技巧和溝通能力的孩子,在進入陌生的環境時,內心產生孤獨與壓抑是不言而喻的。要掌握交往的技巧,孩子必須具備一定的道德水準,遵守社會的行為規范,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比如真誠、友愛、相互幫助、善解人意、尊重他人、愛心同情心等等,這是群體相處中必備的“通行證”。而這些最基本的做人的素質,有些孩子卻做不到,如此弱點必定給遠走異國他鄉的孩子帶來不少麻煩。
學會適應也是與人溝通的一個方面。很多留學生都不回避和房東的關系緊張,有的還經常打越洋電話向父母訴苦、取經。究其原因,不能否認某些房東不盡如人意,但留學生的以我為中心也是顯而易見的;更有甚者認為,我交了房租,想怎么樣就怎么樣,房東就該為我服務,以致雙方矛盾越來越深,隨后是頻繁的搬家。其實,面對這種狀況,逃避不如適應,就像留學澳洲的湖南女孩王典。當她與第二個房東產生矛盾時,她開始反思:人家已經在這生活了一輩子,當然不會因為我的到來而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只能我來適應他們。于是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縮短洗澡時間、自己裝電話、隨手關燈、自己做中飯,有時間為房東沖杯咖啡、做家務……順應現實還讓她有了新的感受。她說,我第一次為大家沖咖啡時心里在想,爸媽為我做了那么多,我在國內卻從來沒有給他們泡過一次茶,真是很后悔,等他們來澳洲時我一定要為他們泡一次茶。如今,王典已從一個陌生人成為房東家的一員了。由此可見,積極的為人處事態度會使自己的心情重新沐浴陽光,腳下的路也會越走越寬。
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處理
更多資訊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IELTSIM。
[AD] 點擊此處了解【雅思合集】【學習計劃定制】【終生VIP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