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金融危機的不斷蔓延,失業人口呈現上揚趨勢。特別是2009年應屆畢業生更可謂時運不濟,遭遇前所未有的“就業冰河期”。拿中國來講,教育部公布的今年高等學校畢業生總人數將超過600萬,加之歷年尚未就業的學生,還有一些留學海外的“回歸者”,大學生就業形勢之嚴峻不言而喻。
先“就業”再“擇業”業已成為應屆大學生找工作的主導思想。但即便如此,就業市場仍表現為“僧多粥少”。報告顯示,金融危機下,滬上高校仍有7成以上學生尚未就業。距離畢業生離校時間已屈指可數,仍有部分學生表示將繼續尋找,但市場規律是已過了招聘高峰期,愈往后找尋到工作的幾率將會變得越來越小。
國內就業難的情形下,使2009年選擇出國留學的學生人數出現了高增長。出國留學其實是延緩就業的一個途徑,是一種“自我充電”。雖然,中國高校歷來在統計畢業生就業率的時候,一貫將包括出國留學、考研,即有了“方向”的學生視為已就業,這似乎已成為高校一項約定俗成的“潛規則”。但嚴格意義上講,考研也好,留學也好,絕不意味著“就業”。今年,在大學生找工作紛紛“碰壁”的情況下,我們的某些大學對選擇出國留學的這部分學生表現得愈發“迫不及待”,給與了前所未有的“重視”。
近日,不斷有應屆本科生“催交”日本院校《錄取通知書》,剛開始時頗為不解,這在此前絕無僅有。因為日本許多語言學校在考試后會采取《錄取通知書》與其后的簽證一起寄送,時間通常是8月下旬至9月初。此前,許多語言學校會采取傳真或口頭通知方式通知學生已錄取。
詢問多位學生后,頓恍然大悟:原來是大學急于統計就業率。在今年大學應屆本科生就業率普遍偏低的情況下,出國留學在就業中所占的比例似乎顯得愈發“珍貴”了。
我們的一些大學明年在自己的招生簡章中,仍然會堂而皇之地打出就業率100%,天知道這個100%是怎樣算出來的。
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處理
更多資訊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IELTSIM。
[AD] 點擊此處了解【雅思合集】【學習計劃定制】【終生VIP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