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去美國讀高中,很多家長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奠定基礎,在美國上一個好的大學。盡管他們有交學費,他們可能不知道,其實,他們也在享受著世界一流的教育資源。
2008年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20%、國內生產總值發展速度明顯超過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的增長速度、經濟總量已經達到世界第四位的中國,2007年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占國內生產總值比例僅為3.32%。而古巴的教育支出占到了GDP的6.3%,許多非洲窮國已經實行12年免費義務教育。在教育經費占GDP的比例長期得不到提升的情況下,大學的擴招,再加上當年江主席“我們要打造世界一流大學”的一句話,導致教育經費上百億地傾斜于清華、北大,這無疑是雪上加霜,更是攤薄沖稀了平均花在每個學生身上的投資。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教育質量可想而知。
我們來看看將教育奉為宗教的美國。由于美國是一個自治傳統非常強的國家,學校擁有高度的自治權,形成了慈善家、教育家、州政府、聯邦政府、宗教團體等民間組織多管齊下投資教育的局面。哈佛的捐助款高達300多億美元,州政府40%的收入投資于教育,聯邦政府一年高達800多億美元的教育投入,任何一個單項都堪稱富可敵國,連一些私立高中都給國際學生發放獎學金。主要由歐洲發達國家組成的“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成員國在每個大學生身上的平均投資額為1萬美元,美國則高達2萬美元,這也是令到不少歐洲學生選擇去美國讀書的重要原因。
再來看看美國大學教授的狀況,由于財力雄厚,美國大學可以在全球范圍內招聘教授,主要大學中新聘教授只有7%是由本校培養的,而法國這項數據是50%,西班牙則是95%,近親繁殖帶來的是學術水平下降,學生遭殃,兼容并蓄帶來的是競爭的加劇,學生獲益。更令人震撼的是,世界上70%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在美國大學工作。就連我們代理的俄勒岡州立大學(Oregen State University),這樣一個相當于廣東工業大學級別的學校,都產出過一個兩次諾貝爾獎的獲得者,真是令人嘆為觀止。
如此的教育投入,如果你選擇前往美國讀書,意味著你不管選擇私立學校還是公立學校,不管是名校還是一般的大學,你付出1美元的學費,可能獲得了2美元甚至更多的世界一流的教育資源。
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處理
更多資訊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IELTSIM。
[AD] 點擊此處了解【雅思合集】【學習計劃定制】【終生VIP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