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有理工背景
到國外就讀本科的學生,最好能先選擇理工科專業,在讀碩士時再轉為商科專業,如先讀生物、化學等理論性較強的學科,然后轉向商科。因為純技術性的專業發展空間并不大,而且無需專業背景的學科報讀人數太多,含金量也會相應地減少,此后的競爭將更激烈。單純地去讀商,基礎不是很扎實,深入學習一個比較基礎的專業后再讀商,發展就會更加全面。
轉專業先修公共課
商科的范疇很大,大學里同一類科目下有很多公共課程,而這些課程的學習順序由學生自己安排,考慮以后需要轉專業的學生可以先學這些公共課程,到大三或者大四的時候根據自己的需求轉專業后,再學這個專業特有的課程,這樣就能節省時間修滿學分。由于目前外資企業對商科人才的需求非常細化,選擇一些細分化、課程設置適應市場的商科專業則更有利于就業。
如今,選擇留學的人群中不僅僅有學生,還包括一些公司職員,他們比以往更關注所學專業和畢業后的就業前景。畢竟希望留學后能在當地就業的人不占少數,他們選擇專業時也大都瞄準了“就業形勢”這一關鍵所在。金融危機背景下,一貫火熱的商科留學遭遇了“信任危機”,許多人遲遲不敢出手,甚至另作他選,“商科留學還值不值得選擇”“金融危機后能否順利就業”成為最集中的問題。
機遇與挑戰并存
“出國留學還應該選商科嗎?面對經濟頹勢,萬一學出來工作不好找怎么辦?”考慮到金融危機的影響,許多學生對于商科、經濟等專業的留學都望而生畏。
有關專家表示,如今留學選擇商科專業,機遇與挑戰并存。眾所周知,金融危機導致了大量精英人才失業,這些原本在“計劃外”的競爭者不得不加入到求職大軍中。人才市場上強手如林,未來2至3年經濟形勢又無法準確預測,這樣看來,商學院學生就業時仍要面對不小的競爭,壓力無法避免。另一方面,冷經濟下仍然也會有紅火的專業,比如會計。首先,會計專業和金融專業比較貼近,學習起來比較容易,不像工科、理科與金融之間跨越幅度那么大。再者,一家公司可能不需要大量管理人才,卻必須有會計。經濟動蕩的今天,很多學習金融的學生已經認識到了這一點。他們之所以選擇會計,除了本身的興趣外,主要是因為會計的就業前景較好,申請和攻讀的難度也相對較小。
理性看待金融危機
“我準備繼續讀研究生,希望能避開金融風暴的影響。”某高校就讀經濟學專業的大四學生劉輝稱,目前就業形勢不是很樂觀,班上一些同學原本打算就業的,但現在已經選擇繼續讀研究生了,希望畢業的時候危機能夠過去。
學校成為不少畢業生的避風港,申請國外眾多商學院和管理學院的學生也出現了大幅上升,生源不乏被公司裁掉的職員,在經濟危機之時進入學校深造,為將來的東山再起做準備。專家建議,留學前應理性思考,專業選擇和未來的職業規劃尤其重要,對于想要選擇商科的學生來說,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才是最重要的。此外,每次危機過后都是企業的用人之際和求職的黃金季節,這對眾多學生來說也是一個機會,只要做好充分準備,不必對金融危機太過擔憂。(
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處理
更多資訊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IELTSIM。
[AD] 點擊此處了解【雅思合集】【學習計劃定制】【終生VIP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