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暑假,長沙市一中高三畢業生馬天之一直為甜蜜的煩惱所困擾:他參加美國高考(論壇)ACT考試,以優異的成績被賓州州立大學、邁阿密大學等9所美國名校同時錄取,他一時不知選哪所才好。美國高考ACT湖南特許教學中心主任李伏認為,馬天之之所以被眾多名校相中,除了學習成績優異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他是第一批進入四川地震災區進行救援的志愿者之一,西方社會很看重社會責任感、奉獻精神、領導能力、行動力,這段經歷為他申請留學加分不少。
馬天之5歲便在湘潭一所小學寄宿,由于長期離開父母獨立生活,他養成了較強的學習和生活自理能力。雖然他學習很刻苦,但父母并沒有讓他讀死書,也不像有的家長那樣禁止孩子接觸網絡,只要馬天之嚴格按規定的時間上網,他們就不會干涉。這種“以疏代堵”的教育方法,使馬天之通過網絡開闊了眼界。除了愛好上網外,馬天之彈鋼琴、打籃球、唱歌也樣樣拿手,還積極參加各種社會活動,利用假期外出旅游,這些豐富的業余愛好提升了他的綜合素質。
馬天之的父母都從事媒體工作,雖然平時很少對兒子說要奉獻愛心的大道理,但經常給弱勢群眾捐款捐物,有時還抽空帶兒子去福利院看望老人和兒童。這些都潛移默化地影響了馬天之,使他從小就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經常熱心幫助同學。
去年汶川大地震發生后,當時只有16歲的馬天之萌生了去災區當志愿者的想法。父母尊重他的選擇。地震發生的第5天,他獨自趕到成都,網上認識的一個志愿者到成都火車站接他。當馬天之得知這位志愿者加入了四川第一支經授權可以進入災區的志愿者救援隊伍后,謊稱自己是25歲的登山隊員,并通過對方介紹加入到這支隊伍中。
馬天之是救援隊里最小的成員,也是一名優秀的營救員。他在兩只腳板長滿水泡、腳踝受傷、生命隨時受到威脅的情況下,仍然和隊友深入什邡市紅白鎮的偏遠鄉村展開救援,并護送3位老人翻山越嶺數十公里抵達安全地區。
如今,在經過“艱難”地比較后,馬天之最終選擇了邁阿密大學。他告訴記者,“那所大學的傳媒專業不錯,我想成為一名優秀的駐外記者,用自己的筆去擔當更多的社會責任。”
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處理
更多資訊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IELTSIM。
[AD] 點擊此處了解【雅思合集】【學習計劃定制】【終生VIP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