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學的教學體制和課程安排與中國大學有很大區別。其中最突出的不同之處在于美國大學更重視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個人學習計劃能力。
學生從第一天入學校開始就被清楚地告知在接下來的幾年中要完成哪些課程并達到怎樣的成績才能順利畢業或者取得繼續深造的機會。至于這些課程該在什么時候讀,按照什么順序讀,該上哪個教授的課,怎樣才能讓自己的成績單看起來更漂亮,完全要靠學生自己來計劃安排。對于初到美國的留學生來說,要想成功完成在美國的學業,首先要解決的就是怎樣選課的問題。
選課本身可說是個必修課,課程選擇適當與否將是影響學期成績的最大關鍵。剛開始就讀的第一個學期,特別要注意課不要選得太多、太重,以免為自己帶來沉重的功課負擔。
雖然學校規定修滿12個學分的學生才被承認為全時學生(Full-TimeStudent)身份,但是若覺得負擔太重,可以跟指導教授討論少修一門課,并請他在有關文件上簽名,再向注冊組報備,便可繼續保持全時學生身份。
有關課程內容的資料,在開學之前就應著手收集。例如參閱學校各系目錄(Catalog)上的課程簡介(CourseDescription),或是參考課程時間表(CourseSchedule)等,都可以得知自己系上所開的課程。
在選課時最重要的兩點,就是一定要了解課程內容和主講教授。你最好事先了解課程內容是否對你有用、你是否感興趣、教授教研水平怎樣、為人怎樣、教學方式怎樣等。
1、課程進度表
由于普通的課程簡介通常相當簡略,若想知道更詳細的課程內容,一定要主動到系辦公室直接詢問開課的教授或其助教、秘書。同時索取該課程整個學期的上課計劃進度表(Syllabus),上面列有詳盡的課程目標、每次上課進度、評分標準,以及書單等項目,可說是選課時最實際的參考。
2、教授的名聲
學生對教授的評論是選課時另一重要考量因素。有時某門課的名稱、內容相當吸引人,但若打聽出該教授是個“Killer”(“殺手教授”),可考慮放棄該門課。所謂“殺手”教授通常有很多考試、作業,而且分數給的不高,一般而言并不受學生歡迎。當然,有心在學術上有所建樹的同學,可以著重考察教授的學術能力和觀念等。
開學之后,正式上課或旁聽更可印證自己選課選得怎樣。如果上課時發現該課程并不符合自己需要、太難或者旁聽時對其他課程產生興趣,都應該當機立斷盡快辦理改選手續。通常在開學前某一特定時間內加、退選,不必收取費用。
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處理
更多資訊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IELTSIM。
[AD] 點擊此處了解【雅思合集】【學習計劃定制】【終生VIP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