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留學是一種潮流,是一種時尚,但事實上并非個個孩子都適合,它要求孩子心智健全,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適應和承受能力以及能夠獨立和自律,而孩子的天賦、后天的學習情況也是不可忽視的。
語言不通很容易自卑
首先語言非常重要,我們經常聽到廣告說,出國留學沒有語言成績可以先讀語言學校再進正式的學校,事實上并非如此,在一個陌生的地方,如果不懂語言,那么就是瞎子、聾子和啞巴。
女兒從洛杉磯轉機到艾奧瓦州府得梅因時,遇到一件事:一個中國男孩子拖著大大的行李箱登機。空姐攔住他說他的箱子太大不能隨機,要辦理托運。男孩子沒聽懂繼續往前擠,女兒和其他跟在后面的中國人真真切切聽到空姐說:這個中國人真蠢。女兒馬上把空姐的意思向男孩轉達,男孩子聽后頓時臉紅了,原來他出國是去讀語言學校的。
在外留學,語言不通溝通會有障礙,會帶來很多學習和生活的困難,更容易被人看不起而產生自卑心理,從而再不敢開口以至惡性循環。因為語言不過關導致學習跟不上,只好中途回國,變成“留學垃圾”的大有人在。這或許不是孩子的錯,是家長沒有對自己孩子真正了解。
國外的高等教育同國內有很多不同,如學習方式,國外學校每個班人數不多,一般只有十來人,每個教授只帶2-3個學生。教學形式差別更大,國內學校多數是老師在講壇講,學生只需在下面做筆記;而國外學校上課時較多采取討論、互動的形式,通過分析案例和學生的經歷,總結和分享成功的經驗,找出規律。這樣就要求學生上課時一定專心,全神貫注。
課堂討論很重要,學生沒上課就沒有課堂參與,甚至發言是否積極,最終都會影響到期末的成績,這就逼著學生積極參與,爭取發言。但由于這種教學形式每個人都是主角,發言時大家都注視著你,開始時孩子很難適應,有的人天生內向,不習慣公開場合講話;有的人膽小自卑怕講錯,也有的人由于事前沒準備好資料,不敢發言。
選學校、專業要看特長
學生留學,挑選學校和專業,一定要視學生的特長、興趣或天賦,不能因理工商科就業容易,就要文科優秀的學生報考理工商科;也不要讓平時學習成績平平的學生報考一流的學校,這樣只能適得其反。
有些相對高級的課程需要有先修的基礎課程,有些學生以為自己在國內已經修過了同樣名稱的課程就可以順利修讀高級的課程了,其實不然。因為國內有些教材與時代脫節,有些新興的學界焦點沒有被提及,學生也沒有可能了解那方面的信息。所以很容易造成知識和概念的斷層。如果勉強選修那些課程,會對自己造成很大的壓力。再者,某些專有名詞也許學生最初是以中文的形式與之接觸的,沒有英文對照(很多專有名詞不是靠字面意思直接翻譯的),因而其他同學在討論某個概念的時候,學生可能因為沒有聽過這個用英文出現的概念就以為自己從來沒接觸過它,以至信心不足,這樣就會挫傷學習的積極性。
學習節奏緊張、內心孤獨寂寞、生活繁瑣枯燥,這些都是留學生不能逃避的,有不少人出了國才發現留學“不好玩”,有的人“受不了洋罪”或學不下去打道回府了;也有的人覺得半途折返很沒面子,對不起父母只好死撐。所以,在籌劃孩子出國留學的時候,請家長三思:自己的孩子是否真的適合呢?
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處理
更多資訊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IELTSIM。
[AD] 點擊此處了解【雅思合集】【學習計劃定制】【終生VIP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