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商用車網 原創】
8月26日,中集車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集車輛,股票代碼:301039.SZ)公布了 2025年半年度報告。報告顯示,2025年上半年,中集車輛實現營業收入97.5億元(人民幣,下同),毛利達14.6億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中集車輛總資產達到231.5億元,比上年度末增長2.1%,凈資產達到144.1億元,比上年度末增長0.2%,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達到9.3億元,同比增長1.5%。
中集車輛這份年中“成績單”能打幾分?2025年上半年,中集車輛各項業務有何亮點?請看第一商用車網的解讀。
上半年銷售半掛車5.3萬臺,中國市場扛起大旗
根據半年度報告,中集車輛的兩大核心業務——全球半掛車和上裝、底盤及牽引車在2025年上半年分別實現收入69.24億元和14.73億元,占營收比重分別達到71.00%和15.10%,是中集車輛上半年最大營收來源,分別貢獻毛利11.29億元和0.71億元。
2025年上半年,中集車輛共生產和制造了5.3萬臺各類半掛車,包括面向中國市場的3.16萬臺星鏈半掛車/雄起液罐車、銷往全球南方市場的9839臺各類半掛車、面向歐洲市場的3289臺SDC半掛車/LAG液罐車,以及面向北美市場的7888臺Vanguard GT Holding。其中,中國半掛車業務銷量同比提升10%,營業收入同比提升11%,毛利率同比提升2.4%,經營利潤同比提升74%。2025年上半年,中集車輛在中國半掛車市場占有率上升至23.07%, 連續六年保持行業第一。
中集車輛半掛車業務在全球其他市場也各有亮點:全球南方半掛車業務延續高質量發展態勢,中集車輛半掛車在全球南方市場銷量同比提升13.0%,毛利率同比提升 4.6%,盈利能力增長強勁;歐洲半掛車業務在“弱復蘇”的市場環境下,展現出強大的韌性,公司子公司英國SDC 營收同比增長8.7%;北美半掛車業務在美國關稅政策和需求嚴重下滑的雙重沖擊下,依然實現銷量 7888 臺。
第一商用車網注意到,2025年上半年,中集車輛在中國市場營業收入接近44億元,占比達到44.97%,是中集車輛收入板塊中貢獻最大的區域。值得一提的是,中集車輛上半年在各大銷售區域的毛利率繼續保持較高水平,其中中國市場毛利率達到12.88%,較上年同期提升3.05個百分點,即便是毛利率出現下滑的北美市場和歐洲市場, 毛利率也至少超過13%(如下圖)。
得益于中國市場營收占比以及毛利率的提升,使得2025年上半年中集車輛整體毛利率仍能保持在15%的水平。因此,2025年上半年,說中國市場扛起了中集車輛的大旗并不夸張。
反內卷初見成效,從“星鏈計劃”和“雄起計劃”到 “唯有星鏈計劃”
2025 年,“反內卷”成為中國經濟的年度關鍵詞。2025年6月份,中集車輛董事長兼CEO李貴平在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近年來,同質化競爭如烏云般籠罩半掛車行業。”李貴平說的同質化競爭,實際上就是當前熱詞——內卷的本質。而在此之前,中集車輛已然開啟了自己的反內卷之路。
在第二次創業的過程中,中集車輛基本構建了半掛車業務的高端制造體系和管理新基建,李貴平在2023 年8月的中期董事會上陳述了第三次創業的發展愿景和分三階段實施的路線圖,正式開啟“反內卷”的長征。
2023 年,面對日益“內卷”的半掛車行業,中集車輛進入第三次創業,以“星鏈計劃”為標志,聚焦半掛車生產組織結構性變革。2024 年年報上,公司又提出加速演化成星鏈半掛車“全價值鏈”運營者,以星鏈半掛車“全價值鏈”為抓手,擴大全球南方市場的銷量,擴大毛利率。
事實證明,“星鏈計劃”就是中集車輛反內卷最好的解題思路。2025年上半年,中集車輛的反內卷答卷同樣亮眼: 星鏈半掛車業務表現亮眼,占總營收比重近30%。星鏈半掛車和星鏈液罐車業務利潤和銷售利潤率實現同環比上升。在生產方面,星鏈半掛車 LTP 集團產量提升21%,人均產量提升 20%,單車人工與制造費用大幅下降15%。有了“星鏈計劃”成功經驗在前,2024 年 9 月啟動的液罐車“雄起計劃”,在2025年上半年完成了BUP 2(建設階段)和IMP 1(執行階段)的各項目標,通過構建新型銷售組織和銷售模式,聚焦核心市場和核心產品,實現質量與規模雙增長,國內營收同比增長超30%,整體人效同比提升 22.5%。“雄起計劃”構建的中集液罐車新質生產力已初露鋒芒,“雄起計劃”正式站在IMP 2 階段的起點上,并與“星鏈計劃”在集采和生產協同上實現了同頻共振。
第一商用車網注意到,中集車輛2025年半年度報告中核心產品組合以及產品型譜中“雄起液罐車產品”已變為“星鏈液罐車產品”。這意味著,中集車輛的“星鏈計劃”與“雄起計劃”正在進行融合與迭代。
“今年上半年,中集車輛液罐車業務業績非常喜人,所以我們現在把‘星鏈計劃’和‘雄起計劃’迭代為 ‘唯有星鏈計劃’,我們相信‘星鏈計劃’一定是當前市場環境下真正實現反內卷的有效利器。”李貴平在業績會上表示。
持續發力新能源產品,純電動頭掛列車即將“震驚世界”
作為行業中唯一一家能提供三大類 DTB 產品、以及唯一可以以六家工廠全面覆蓋黃河流域和長江中下游流域主要核心市場區域的 DTB 頭部企業,中集車輛2025年上半年共生產和制造了7440臺 DTB·渣土車、2773臺DTB·攪拌車,以及2221臺 DTB·冷藏車,EV·DTB 上裝業務共實現營收 8.68億元,進一步鞏固核心產品市場占有率。
值得一提的是,中集車輛新能源產品2025年上半年表現非常亮眼,其中 EV-DTB·渣土車銷售2554臺,同比增長 142.55%;EV-DTB·攪拌車銷售955臺,同比增長86.26%;EV-DTB·冷藏車銷售1277臺,同比增長69.8%,三大類 EV·DTB 產品均實現了較大幅度的增長。
半年度報告顯示,進入2025年,中集車輛已經成為新能源重卡頭部企業和骨干企業首選的EV·DTB上裝合作伙伴。2025年上半年總計交付EV·DTB上裝產品超過4700套,市場占有率名列前茅。根據第一商用車網掌握的數據,中集車輛EV-DTB·渣土車與EV-DTB·攪拌車上半年增速均明顯高于純電動自卸車與純電動攪拌車市場整體增速,市占率更是分別達到25.1%和13.13%。換句話說,2025年上半年銷售的每4輛純電動自卸車(渣土車)就有一輛上裝來自中集車輛。
與此同時,中集車輛圍繞市場應用場景與陜重汽等核心主機廠緊密協同,繼續深化“三好發展”模式,深入推進“皇家保姆”戰略,持續提升產品質量,縮短交付周期,2025年上半年共交付“好馬配好鞍”產品1704列,同比增長25%。
說到中集車輛的新能源產品,純電動頭掛列車(EV-RT)肯定是繞不開話題。2025年上半年,中集車輛主動為新能源牽引頭的頭部企業提供能夠滿足“頭-掛”一致性的星鏈半掛車和星鏈液罐車產品,同時也積極試水新能源牽引頭+星鏈半掛車的一體化銷售,并取得局部突破。
對于新能源產品,中集車輛近年來可謂是持續發力。半年度報告顯示,中集車輛2025年上半年研發投入達到2.05億元,同比增長30.4%,是近年增幅最大的一次。“加大研發投入,主要是為了進一步加大新能源產品比重。比如我們推出了‘漢諾威計劃’等等,下半年,中集車輛會有更多的新能源產品推出。”中集車輛副總裁毛弋表示。
毛弋所說的“漢諾威計劃”項目成立于2025年3月,目前已完成 EV-RT2.0 純電動頭掛列車頂層架構,并完成產品型譜規劃,正開展產品正向研發,本年度將首先聚焦短途、重載工程場景(如砂石料、混凝土運輸),完成適用此場景的純電動工程型頭掛列車的產品開發及場景驗證,并發布包括純電動頭掛渣土車與純電動頭掛攪拌車兩款原型產品。明年漢諾威車展,中集車輛純電動頭掛列車產品有望震驚世界。
展望未來:打好“組合拳”,開啟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2025年,是國家“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中集車輛全面開啟第三次創業的收獲之年。2025年上半年,中集車輛以“星鏈計劃”和“雄起計劃”應對半掛車和液罐車內卷式競爭,效果顯著。下半年,中集車輛將繼續加速演化成星鏈半掛車“全價值鏈”運營者,推進“星鏈計劃”和“雄起計劃”的融合,進一步強化“唯有星鏈”的組織協調,全面沖刺“1231”,持續保持盈利增長,進一步提升市場份額。
與此同時,中集車輛將繼續第三次創業征程,將“跨洋運營”進化成“無國界企業”,在“大白熊計劃”的整體框架下,繼續推動北美組織運營模式和業務轉型規劃的優化,進一步夯實全球供應鏈韌性,強化公司業務對地緣政治風險的抵抗能力。
此外,中集車輛將繼續逐夢“純電動頭掛一體化產品”,致力成為探索者、構建者和全價值鏈推廣者。在完成構建EV-RT 之后,還將嘗試EV-Trailer 上裝的自動化和機器人化,逐步實現純電動頭掛列車產品生態的閉環,并推動EV-RT 和 EV-Trailer 的標準全球化。
未來已來,中集車輛高質量發展新篇章已然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