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英語是一種放松高三的學習特殊緊張,陶詩琦說,在做枯燥的數理化標題間,聽聽英語磁帶,看看英語雜志是她放松的最佳措施,因為她實在愛好英語。其實她用來學英語的時光全都是“零打碎敲”的。比如在騎車上學的路上聽英文原版《老友記》的MP3,吃飯的時候聽聽英語廣播,看看中央電視臺9套的動畫片。不知不覺就進步了自己的聽力程度和詞匯量,現在連英文搖滾都聽得懂了。增添詞匯量,陶詩琦也有自己的措施,看英文原版的《簡愛》、《飄》,平時看英文雜志,發明不認識的單詞和詞匯就查,然后把例句隨手寫在雜志空白處,后果特好。不過陶詩琦也有自己的弱項,那就是語法,她笑稱自己在英語語法上完整是一個“白癡”,做標題經常靠語感,幸好老師也沒有硬逼著她去做語法題。
積聚也有小竅門
大家通常以為學習英語最主要的就是背單詞、做標題,劉晨則有自己的小竅門,他說,學英語重在平時積聚,題海戰術固然主要,但是在大批的標題和瀏覽后總結歸納卻更主要,他一般在做完練習卷后,不是對對答案了事,而是專門籌備一個小本子把錯題寫下來,把所涉及到的生詞進行收拾背誦。此外要抓住一切的機遇去“聽”和“說”,比如應用網絡去瀏覽英語的消息,和國外的朋友在網上聊天進行英語對話,在外教上課的時候多發言。而學校傳統的“值日生匯報”制度也讓他收獲很大,從初一到高三,每位學生都要輪流上臺發言10分鐘,說消息或對某一現象發表自己的見解,這種“練膽”讓他不再懼怕對著很多人說話。
不僅成就好還是好干部
就在前天,劉晨接到了武漢大學法語系的保送通知,而陶詩琦雖然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卻毅然廢棄了保送的機遇,籌備加入高考,因為她不想選擇語言類專業。今年這一屆到目前為止,南外各類保送生及國外大學提前錄取的已經到達240多人,留下來加入高考的都成了“小班化”學生,陶詩琦光彩地擔負班上18個“敢死隊隊員”的隊長。她說,沖刺高考雖然緊張,但學校里氛圍非常好,大家互相輔助,而身邊的對手都很強,這也逼著她更加用功。不過緊張之余她經常會講些冷笑話來逗得大家哈哈大笑以放松心境。劉晨則在班上擔負團支書,在班主任陳天華的眼中,這個男生特殊有義務感,有愛心。一次因為大家都在加入保送生的測驗,沒有值日生來掃除衛生,他就一個人不聲不響地擦地板,掃地,擦窗戶,抹桌子,把教室掃除得干清干凈。目前他雖然已經獲得保送資歷可以不用去學校,但他還是保持留下來,因為可以輔助班上一些成就還不幻想的同窗。
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處理
更多資訊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IELTSIM。
[AD] 點擊此處了解【雅思合集】【學習計劃定制】【終生VIP服務】